你的位置:教育科研>>教學論文>>[教育類]
 
 
   

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中的心理教育
浙江省德清縣高級中學 陸國民

    在當前的教學改革中,學校都十分重視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但是,我們時常又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如茵的草坪中被"踐踏"出一條人行道;美麗花園中的鮮花會被人摘採;有人會隨意向怡人的花壇中扔紙團等垃圾;布置好的名人畫像上灰塵鋪面……,這與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初衷是相違背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違背教育本意的現象呢?這是因為這種校園文化建設缺乏應有的心理基礎,那么,校園文化建設中如何滲透心理教育,讓校園文化體現出廣泛而豐富的健康心理品質呢?

    一、堅持主體性原則,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主體性原則是指在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的創始人皮亞杰認為,沒有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認識就不能得到發展。他認為新的教育方法就要考慮到兒童本身的特性,并且要利用個人心理結構的規律和關于個人發展規律。心理內化理論也認為,凡是外部的東西轉化為內部的東西,客體的東西轉化為主體的東西,實際操作轉化為智力操作,都是內化。校園文化環境屬于外部的客體的東西,只有當這些外部的客體的東西轉化為學生主體的內部的東西,它才會為學生所有,否則學生根本得不到任何發展與提高。所以貫徹主體性原則,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能包辦。必須注意學生情感,需要的滿足,興趣、愛好的培養,注意發揮學生的創造精神。如在校園綠化管理問題上,起先,學校張貼了許多諸如"愛護綠化光榮,破壞綠化恥辱","愛護綠化,人人有責"等傳統標語,但效果并不理想。后來,向全校學生征集愛護綠化標語,各班承包一個"共青園",在各"共青園"中布置學生自己寫的"綠色有限,愛心無限","手上留情花自香,腳下留意草如茵"等精致的標語牌,真正做到"校園一幅畫,綠化靠大家",草坪中;▓@里再也見不到"人行道"和紙團了。主體性作用可見一斑。

    二、堅持相容性原則,為學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相容性原則是指在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中,教育者(教師)和受教育者(學生)在人格是平等的,在情感上是相容的。人格的平等,形成師生情感的相容。人格的平等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具體的內容,它通過許多具體的事物表現出來。如何辦好中學食堂是每個領導者頭痛的問題,也是學生家長意見最多的問題之一。我校根據相容性原則,創辦了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的"食堂文化"。其實我們的做法很簡單,但很科學。一是教師、學生一視同仁,大家共用一鍋飯,同吃一鍋菜,并且價格一律相同,不做賺學生的錢來補貼教師的事,這就體現對學生的充分尊重,淡化了教育者被教育者的痕跡,使師生平等,感情融洽。二是對生病學生開小灶。這體現了對學生的真誠關心和愛護,縮短了師生心理距離,創造了師生間最的"心理場",這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三、堅持協同性原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協同性原則是指校園文化環境建設要重視學生心理內部各方面(知、情、意、行之間)的協同發展,使整體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根據這一原則,為建設校園文化環境而開展的各項活動,必須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這樣才能起到最佳效果。例如我校在開展"寢室文化"和"班級文化"評比活動中,除了一些必要的統一規定和總體目標與要求外,由學生自我設計,布置寢室和班級。學生在營造寢室和教室文化環境中,取得較好的效果的一類是達到了知情意的統一,他們起了寢室和班級名,寫出了寢室和班級的銘,確立了班風和班級精神,還把園藝藝術請進了寢室和班級,整個活動持續一個月。通過這一活動提高了學生對社會化校園文化的認識水平,在美化寢室和教室環境中,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感(最突出的是創造美),也培養了學生追求科學、追求真理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四、堅持活動性原則,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顒有栽瓌t是指校園文化環境建設要重視通過活動促進發展。因為活動是心理發展的基礎,人的心理品質是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的。波果斯洛夫斯基在《普通心理學》中指出:"在生活中,不論從事任種勞動,他首先是作為活動者、創造者或創作者而出現的。"只有抓住了人的這一本質,才能真正發揮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身心發展的促進作用。根據這一原則我校開展了"服務示范班"活動,把全校公共場所分成了四十六個崗位,一人一崗,各班輪流,每天從事"衛生勞動,文明示范,檢查監督"三項工作。實踐證明,"服務示范班"活動是一種適合青少年心理特點和發展需要的有效教育形式,對于滿足中學生日益增強的獨立意識,促進其社會積極性的發展,磨礪他們的情感和意志品質,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五、堅持成功性原則,為學生發展注入原動力。成功性原則是指圍繞校園文化建設而展開的各種教育活動,使學生有成功的快樂體驗,減少失敗的體驗。對于人類來說,成功本身也許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種成功的感覺,我們所需要的就是體驗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的計劃時那種滿意的心情,這種成功的體驗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為此,我們根據學生的合理需要,開展多層次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使處于不同發展水平與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發揮自己的才能,體會到成功的愉悅。喜歡體育的學生讓他們參加體育競賽,喜歡文藝的讓他們參加文娛活動,開設了選修課和活動課,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進而促進其全面素質的提高。
總之,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必須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使之成為學校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養學生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

(責任編輯/嵇振勇)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激情婷婷七月丁香综合,厕所偷窥CHINAXXXX,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不卡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