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教育科研>>教學論文>>[教育類]
 
 
   

學法教育的幾點思考
德清高級中學 嵇振勇

    古人云:"給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指導學生怎樣去學習比直接教給學生知識更為重要。在當今中學生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學習十分用功,但學習成績卻不盡人意,長之以往產生了厭學情緒,這就反映了當今中學生學習素質不高,學習方法不合理的問題,因而開展學法教育就顯得十分通徹,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更應把學法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上,結合近幾年班主任工作的實踐,談談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教育的幾點認識:

    一、學法教育至關重要

    學法教育圍繞學生應該怎樣去學而展開,它最終將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學習方法,因而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其至關重要。一是學法教育有利于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這對于學習時間緊張,學習內容繁多的中學生來說無疑是真正的"減負",當前許多中學生面對緊張的學習生活和升學壓力,學習上日顯困難,突出地表現在通過延長學習時間來尋求學習成績的提高,這只能是一種外延式的學習。解決這種超負荷的學習關鍵就得提高學習效率,講究學習方法,因此學法教育適應中學教學的實際,也是當前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舉措。二是學法教育有利于學生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中學生一方面有強烈的求知欲,另一方面由于年輕又不懂得怎樣去學?尤其是一大批好學的學生,化了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卻收效不大,這就產生了學習過程中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只能是強化學法教育,給學生予正確的學習方法,三是學法教育有利于開展素質教育,正確的學習方法是一個學生學習素質的重要內容,具有良好的學習方法不僅有利于當前的中學學習,也有利于以后一生的學習,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日益加快,學習將日益終身化,因此讓年輕的中學生獲得將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是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四是學法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中學教學中應試教育突出,學生學習負擔重,學習過程死板,使許多學生產生了厭學逃學的現象,改變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和學習效率低下關鍵要讓學生輕松地去學習,這就必然要解決一個學法問題,切實改變學生學習太累太難的局面。五是學法教育的開展有利于搞好班級管理。班級管理的核心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就離不開班級內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法會激勵學生積極地投入于學習,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最終提高班級管理的成效。

    二、學法教育途徑探索

    學法教育通常是穿于學生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中,也滲透于班主任工作的整個環節中,可以說處處有學法,時時存學法,抓好學法教育應突出把握好的途徑應當是:一是利用班會課,結合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從宏觀上介紹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大體上懂得該如何去學習?明白學習方法的極端重要,從而上落實學法教育,二是有選擇地讓一些學得好的同學現身說法介紹學習經驗或是利用黑板報等形式宣傳好的學習方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學生在比較他人的學習過程中去領悟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可以做到以點帶面,帶動整個班級在學法上的改進,三是利用任課教師的教學實踐,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各學科實際開展各科學法指導,介紹具體的學習方法,包括預習、作業、聽課、復習等具體學習環節的學習指導,這樣做就可以達到教師間的齊心協力,形成學法教育的合力,促進學科這條線上的點面連貫,四是結合幫學生思想工作,潛移默化地滲透學法教育,尤其是通過幫助個別學習習慣差的同學的學法分析與指導,找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學法誤區,有針對性地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這種屬于解剖麻雀,抓住典型的方法能強化點上教育,促進班內學生學法上的長進,五是利用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加強對學生家長學法意識的灌輸,使廣大的學生家長重視子女的學法問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只看重子女有沒有在學,而不注意子女這樣學對不對?只其實是不夠的,要讓家長明白這還不是一個負責的家長,這樣做可以從更廣泛的范圍內來加強學法教育,形成一種濃濃的學法教育氣氛。

    三、學法教育內容操作

    學法教育的關鍵是學法內容,其應當適合學生實際,符合教育心理學理論,體現學習活動的規律性,在具體的操作上可突出如下內容:

    一是學習過程的完整性教育,任何一個學習過程應當是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四個環節的統一,要教育學生做到四環節的統一與結合,有預習才能在聽課前做到心中有數,哪里難、哪里易?從而做到明明白白地去聽課,聽課是學習過程中的主環節,聽好課才能知其所以然,化解難點,明白重點,復習是掌握已學知識的必要環節,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理論,我們掌握每一個具體的知識都得經過反復多次的復習才能達到,作業是從掌握知識到應用知識的實踐環節,學以致用方能達到對知識的升華。因此,學生學習活動必須四環節相貫通。

    二是學習時間安排上的合理性教育,人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才能充分利用學習時間,從整體上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課堂教學時間是被動接受安排的,但大量的業余時間,包括自修時間是由學生主動安排的,因此,要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好上述學習時間。具體應提倡三個"交叉":首先是文理交叉,即文科類科目與理科類科目在學習中要做到在時間上的交叉,不能在長時間里只注重某一類科目甚至是某一門科的學習,這樣既容易克服偏科現象,又容易做到學習上的融會貫通,其次是看做交叉,即閱讀書本與解答練習要交叉起來,長時間看書或長時間做作業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疲勞。交叉起來可達到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活動,減緩學習疲勞,因此,要引導學生做一段時間練習后要去看看書,再次是難易交叉,即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做練習的過程中要難易結合。一味偏難或一味偏易都不利于學習上的全面掌握和全面提高,有的學生喜歡專做難題,以為難的會做了,易的就自然而然會了,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三是學習過程的協調性教育,學習是一種很難苦的腦力勞動,它需要學習過程的多方面協調,首先學習主體要做到"四動",即動腦、動耳、動口、動手相協調。譬如看書不僅要用眼睛看,還要動腦子想,動手劃,甚至動口讀,上課就要眼睛看,耳朵聽、動腦想、用手記,可謂多種感覺器官協調運動,缺一不可,這樣做有利于多角度感覺外界知識,達到思維上的深刻內化;其次各科知識學習上的協調,各科知識既有它的相對獨立性,也有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知識間的觸類旁通有利于學習過程的深化和對知識理解應用上的提高,從當前高考改革中綜合考試的發展趨勢來看,這種學習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習過程中要倡導學生把多學科知識聯系起來分析,解決問題,再次學習過程中要四勤相協調,即勤學、勤思、勤問、勤做,學習中善于思考,思考中帶出問題,最終落實于做中,一環扣一環完成知識的掌握,其間學與問是突出環節,學以致問,才能真正領悟知識,發現自己的缺陷,現在許多學生只管埋頭學、被動聽,而不善于大膽、主動地問,是學生學習上的一種弊端,樹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必須在問上達到突破。

    學法是無止境的,也是因人而異的,因此,學法教育是一種富有廣泛意義和廣泛內涵的教育活動,需要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才能最終給我們的學生以科學的學習方法。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激情婷婷七月丁香综合,厕所偷窥CHINAXXXX,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不卡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