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言的目的是學會應用于與表達。表達通常有兩個途徑,一是口頭;二是書面。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往往側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解題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英語的應用與表達。使用新教材以來,雖然在"說"的方面加強了,但另一方面,即"寫"的方面,卻存在著較大的缺陷。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寫作往往就是翻譯。各種考試中都有作文題,但學生往往就是把提示要點作為作文的內容加以翻譯。造成學生作文雷同,甚至存在很多相同的中式英語的句子。目前高考作文的命題者大概已感覺到這一點,所以近幾年都是以看圖作文為主,以期全面考查學生的作文能力。
那么,如何穩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呢?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本人有了一些自己的作法和想法。
寫作由于是綜合能力的表現,因此必須多方面配合進行作文教學。不是
最根本的是必須加強學生知識的積累。積累包括詞、詞法、語法的積累和語言材料的積累。就是說,首先解決"腹中"是否有"貨"的問題。對于詞、詞法、語法,盡量讓學生知道其用法。這就解決了積累的一半問題,這一半,今時今日,學生都做得較好,不存在大的問題。第二部分,即語言材料的積累則是較為薄弱的一個部分。語言材料包括好的句子(地道的及名言型的),以及好的文章。該種材料的積累往往較不受老師和學生的重視?尚械姆椒ㄊ前颜n文中一些好的句子熟記在心。當然這不夠。更廣闊的材料產地則是平時大量的閱讀理解文章。對于有眼光的老師或學生來說,這往往是資源的寶庫,其中的好句子數不勝數,老師有責任把它們找出來并展示給學生,學生的工作則是弄懂、弄通這些句子并貯藏起來,以備日后所需。似乎看起來,這并不是什么好方法,然而,請細想一下,我們在母語學習時,作法是否如此?有了充分的積累,給寫出漂亮的作文打下了基礎,準備好了條件。但并不等于,積累多了就能夠寫出好作文。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人背熟了"紅樓夢",但卻寫不出有其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水平的文章!為什么?
積累對于提高作文水平有幫助,但是要真正提高作文水平,就是要在其基礎之上,進行大量的實踐。要把"資源"變成"產品、成品",就必須進行"生產"活動。寫作水平的提高與口語能力的提高一樣,都必須有大量的訓練,并且是在科學方法指導之下的訓練。作文課的寫作訓練必須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進行。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必須突出一個"導"字,靈活多樣地處理教材,擴充教學容量,增加練習機會,調動全體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為了取得好的效果,教師應跳出傳統的作文課的一般模式,探索新的方法,傳統作文課一般步驟為兩步,一是老師布置題目,二是學生寫作。這樣的課對學生的指導不夠,對學生思維的開發不夠,實踐中,我試著用了一種新的方法。把作文分為三個大的步驟。第一步,準備工作,準備包括幾個方面,一是教學生審題的方法及分析材料的方法,然后讓學生自行分析材料,并選擇部分學生讓其闡述各自的過程與內容,作出適當評價,糾正錯誤,二是教他們如何利用以前學習中所積累的知識。包括詞法,歷史、文化、背景知識等等。主要手段是引導,而不可以灌輸。具體的知識點要讓學生自己去查找、發掘。老師只要作一點適當的指導,引導他們向哪一方面考慮。培養他們利用知識和工具書以及查找資料的能力,學生自己經過一番工作得到的知識,往往比老師直接教給要印象深刻,不易遺忘,特別是在作文方面,三是教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表達思想,同一含義,往往有不同表達方法,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應引導其采取不同的方式;A較差的學生,要求用簡單但結構無誤的句子,目的只求清楚的表達。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必須要求在正確的基礎上用較復雜但更漂亮的句子(包括已學過的各種形式的從句),并能適當應用一些成語和諺語。
第二步,學生寫作過程,經過充分的準備后,即可開始正式寫作。即把"生菜"做到"熟菜"。寫作過程分為以下幾步
 1.;草稿;2.自我修改;3.完成初步修改稿。此過程基本以學生自我操作為主。老師可適當強調準備過程中的一些較易被學生忽視的難點、重點。并提出一些在作文過程最容易出錯的部分,當然不要具體指出哪個詞,哪個句型。只需概括地講"××時態"請注意等等,讓學生自己去具體分析。
第三步,修改(學生相互),相對于傳統的單純老師批改作文,學生在相互批改過程中所掌握的技能要多得多,并且留學生的印象也要深的多,修改交換作文以后首先盡量地修正可能存在的詞法,句法錯誤。不太清楚的內容可通過查看工具書解決。第二,讓學生針對具體的內容,修正與文化背景有關的內容。若不涉及到文化背景,則著重考慮同一場景下的不同應用。第三,針對某一句子,讓學生考慮是否有更好的表達方法,讓他們相互探討。
第四步,學生根據同伴的修改建議,完成作文的第二稿。雖然說第一稿中的錯誤大多已被修正,但第二稿還需經受考驗。因此必須再次修改。
第五步,公布評分標準。包括:一,字數;要點是否齊全。二,語法是否有錯。三,拼寫,標點,格式是否正確。四,語言是否流暢。五,整潔度如何。讓學生相互打分(也可讓學生自己打分)。
第六步,作文交由老師批閱。老師根據具體情況,修正錯誤,打出一個分數。并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讓學生再做修改。特別是質量不高的,或是自評分偏高的。
第七步,范文賞析。把老師自寫的或較好的學生文章作為范文,讓大家共同分析,借鑒。外語的過程中借鑒與模仿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范文的賞析也是極為重要的
。
如此一次作文課的全過程完成。雖然在某些學生(甚至老師)看來,這樣付出了太多的時間。但我認為這點時間花的值得。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分析材料能力,查閱資料能力,以及掌握詞法,句法的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培養。在學生互改互評過程中,學生對于一些詞的用法,句子結構有了深刻的認識,運用語言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于語言的"感覺"更強,培養了他們的語言組織和歸納能力。
當然,老師要教育學生不要過分以來工具書來寫作。而應使其積極地記憶大量單詞和習慣用法,避免出現"詞不達意"和中式英語現象。也就是要把好積累這一關。
除了教師嚴格指導的作文課之外,也要對學生進行自由創造訓練。自由創造可用日記,每日演講稿等進行。目的是考驗學生在訓練之后的實際應用能力,強化作文課的效果。
如此幾方面結合,必能很快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使適應多方面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