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代化必然要求教育現代化,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教學手段現代化,隨著計算機技術水平的提高,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始進入教育領域。多媒體電教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向。
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如圖所示:

多媒體課堂教學是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特點,通過對教學策略設計,合理選擇和應用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把一節課教學的全部內容,包括課堂教學中的主要板書、例題、錄像、動畫、供學生課堂練習等。按教學時序有機地編排起來,使課堂內容計算機程序化,并通過大屏幕顯示,穿插教師進行必要的補充說明和提示,形成文字、聲音、動畫和圖像的一體化效果,形成合理的教學結構,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在最佳的情境中學習。
近兩年來,我們教研組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結合化學教學改革的實際,嘗試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輔助化學課堂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中文windows95環境下,使用Authorware3.0多媒體編著工具,我們制作了《硫、硫酸》復習課,《共價鍵》等教學軟件。軟件的內容、編排和結構立足于課堂教學過程,遵循從整體到部分、不斷分化的原則,利用計算機的特殊功能、輔助化學課堂教學。
本文結合高一化學《共價鍵》一節論述如何開展多媒體課堂教學,如何利用計算機的特殊功能,優化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有關知識。
一、《共價鍵》教學軟件流程圖:

設計出"樹杈式教學軟件流程圖",以教學要點作為軟件設計的主菜單,以每一要點所含的知識點、動畫圖像、錄像等作為分級菜單。根據知識點的內涵和容量再設立由粗到細的多級菜單。為了便于檢索,在整個過程中保持了幾個檢索關鍵點。所有操作全是用鼠標操作,只需點擊教學要點便于隨意選擇進入。
二、多媒體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
 1.;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指南和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具體指標,也是教學效果評價的依據!豆矁r鍵》的教學目標如下:掌握共價鍵概念,形成條件及本質;熟練用電子式表示簡單共價共子及其形成過程;了解共價鍵極性。鍵參數(鍵長、鍵能、鍵角);分析對比離子鍵、共價鍵。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空間觀察及想象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2.;教學策略設計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利用計算機改革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突破化學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增強對新知識的記憶和促進遷移。如共價鍵的形成,以往單靠教師語言來描述較困難,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所以大部分學生很難理解。而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可用計算機動畫模擬出氫原子的電子云,而后兩個氫原子相接近,電子云發生重疊,電子在兩核之間出現的幾率較多,幫助學生建立化學微觀過程的圖像。對于氯化氫分子的形成,先插播一段H2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錄像,再動畫模擬出氫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并慢慢地相互靠近,在最外電子層形成一對共用電子對,并伴有5秒鐘閃爍,使學生明白H原子外圍達到He的穩定結構,Cl原子外圍達到八電子的穩定結構,從而形成了穩定的氯化氫分子,引導學生完成"興趣→觀察→思考→認識"的全過程,使學生將宏觀現象和微觀結構及變化有機地統一起來。通過多媒體教學把抽象的理論知識用動畫形象直觀地表達出來,縮短學習、感知新知識所用時間,有助于知識的理解和深化,有利于突破共價鍵的形成這一難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枯燥理論的興趣。
通過氫分子、氯化氫分子形成的動畫模擬,很自然能過渡到用電子式表示簡單共價分子及其形成過程這一重點上來。在大屏幕上顯示氫分子、氯化氫分子的電子式及形成過程,接著用計算機引導學生按步驟書寫水分子的電子式及其形成過程(程序已在課件中編寫的),說明形成共價鍵的條件及本質,學生的認識實現感性→理性的飛躍。再與氧化鈉離子鍵進行對比,歸納總結離子鍵,共價鍵的區別,并利用計算機建立知識網絡圖。這過程主要訓練學生思維、培養基本功,這是常規教學所無法比擬的。這樣大大增大了課堂容量,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3.;畫面要求
每幅畫面主題要單一、主體要突出。畫面表現的主題形成應多樣化,畫面簡潔、形象逼真,畫面布局要均衡,界面友好,構思新穎的動畫。利用"淡進淡出","直接切換"等手法表現或提示思維的連續性及轉換過程。利用計算機可動態切換,對比小結離子鍵、共價鍵,形成知識網絡圖,有利于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
 4.;課堂評價,進行形成性練習
在共價鍵教學課件中共有習題10題,習題進行層次化設計,初級3題、中級5題、高級2題,其中高級題均達到高考難度。
其中選擇題共5題,在編此軟件時,本著寓教于樂的原則,設計了:每道題都有正確答案。當學生做對了,屏幕上出現一個"笑臉",當學生做錯了,屏幕上出現一個"沮喪臉",提示錯誤原因,學生根據提示回答,學生覺得新穎別致。興趣大增,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也可采用視頻實物展示臺,將學生的課堂練習展示在屏幕上,師生共同點評,及時反饋、糾正,能及時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對課堂教學結果進行反饋檢查和分析
本軟件在我校平行班中使用,通過同一年級兩個班(每班50人)對照比較,對相應內容當堂測試,結果如下:

通過比較,利用多媒體課堂教學,學生掌握知識信息多,理解接受狀況良好,隨著動畫畫面動腦進行邏輯推理,印象深刻,知識記憶率高,特別對于中下層學生知識難度降低,成績提高較明顯。
該軟件適合于普通班使用。若有的教學班基礎差,可減少播放內容,還可放慢播放速度,甚至可以重新播放沒有理解的畫面。這樣就能達到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的效果,我們所編的軟件可隨教材的改動,擴充和增減所需內容或習題。
四、多媒體課堂教學的體會
 1.;運用多媒體教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①掌握知識信息更多、知識記憶率高;②完成單元學習的速度快,成績提高較明顯;③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情景交流更為有效,有助于突破難點、突出重點;④學生學習興趣普遍提高。
 2.;在具體實施多媒體課堂教學時,教師必須正確分析每一種媒體的作用和長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合理選擇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更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不能被屏幕"牽著走",充當屏幕畫面的解說員。
 3.;要搞好多媒體教學,除了需不斷改善教學設備之外,精心研制實用效果好的軟件是關鍵性的舉措,必須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與熟練掌握軟件制作的專業人員相結合。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多媒體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逐漸得到應用。我們相信,在廣大教師的努力下,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必將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進教學質量方面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丁征霖等編繹,當代西方教學模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2. 澎政 論計算機交互式課堂電化教學,中國電化教育 1997.(6):5-7
3. 周四紅,化學教育,98,(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