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高考訓練對象是以自愿報考高等體育院校的學生針對體育術科考試的四個項目進行系統訓練,由于各訓練人員的身體素質有差異給教練的指導帶來困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緊密切合實際,開拓思路,在尋找訓練工作的切入點問題上,我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過去的業余訓練中,就如何利用學生僅存的業余時間提高效果,我曾做好一些嘗試,那就是充分結合高中生知識面廣,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思考的特點,幫助他們理解教練的訓練意圖,使他們訓練從盲目性轉向主動性,由"聽命型"轉向"思維型",由感性認識轉向理性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從技術動作著手,提高隊員的專項技術水平,來彌補體能上的不足,取得良好的運動成績。例某上屆高考學生百米成績原來是12"8,經過分析,主要問題存在對短跑的技術概念不清楚,髖關節柔韌性差,針對這兩個主要原因,我從技術角度出發,分析、解剖其動作要領采用觀看圖片、錄像帶的手段,提高他對技術動作的理解,認識技術結構其合理性的體現,再者,通過
了簡步體前屈來加強髖關節的柔韌性,克服學生在跑步中因髖關節柔韌性差而步幅小的原因,經過二個月的嘗試,百米成績提高到12"3。
四個高考訓練項目有它獨特的技術結構,跑的快或投的遠,但始終逃不出田徑技術理論的特點,講究經濟性和實效性,只有合理地利用人體運動能力,完成技術動作,發展人體潛能,才能達到快速提高運動成績的效果。訓練從開始的適應→加量→再適應的過程,但由于訓練時間短,訓練只能加強提高學生的運動負荷,在身體素質到達一定程度時,很難再上成績這時就必須完善動作技術才能提高成績。所以就有老將復出的例子,他們很青年一輩不可能拼體力,唯獨在技術上占優勢,加上比賽經驗,未完成他們的比賽項目。這從也是從一個側面來反映運動技術的重要性。
有這樣一個例子,姚偉,身高1.75米,深蹲120kg,臥推70kg(最大一次),沒有參加過任何比賽。絕對力量相當大,但鉛球成績只有9.25m,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他的推鉛球,完全只靠手臂力量在推,下肢基本沒有發力,對于這樣的情況,加強力量訓練來提高鉛球成績效果不大,所以我通過反映示范,講解動作正確的用力順序,使他對鉛球的發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利用徒手,推實心球等練習手段來鞏固其動作技術,加強上、下肢用力訓練的連貫、統一。一段時間后,能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形成了概念,鉛球成績從原來的9.25m,馬上提高到11.30m。
在高考訓練中,我主要利用高中生的認知特征,加強技術的引導,讓學生的思路和我一樣,貫穿于訓練的始終。
學生由于參加訓練的時間不同,再者,本身體育基礎有所不同,故教練對學生必須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解學生的基礎素質,不同學生技術的優缺點、項目的優缺點。有的學生是半途進行訓練的(半路出家),沒有參加各級類型的比賽,專項能力相對較低,客觀事實的存在,教練必須有針對性、善于發現和抓住主要問題,才能提高每個人的專項成績。
高
考體育訓練,主要是利用學生業余時間進行訓練,而學生除了訓練,還得進行文化成績的學習,業余訓練過程中,按照一定強度和量進行訓練,強度和量的逐漸加大,勢必加大了學生的生理負荷,產生極大的疲勞,不利于文化知識的學習,而體育高考分二個階段,除了體育四個項目素質考試達到一定要求外,高考文化成績也必須上省體育同類考生的分數線,所以說:文化成績也一樣重要,故加強對技術動作的分析、解剖、理解、掌握、減輕運動量,對體育成績也好,文化成績也罷,都有很大的進步。
關心學生的生活,注意飲食,也是教練員必須注意的另一方面。通過訓練,人體的代謝發生變化,大量排汗,使機體內水分加劇喪失,影響了生理機能和工作能力,再者,通過運動,人體內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的耗竭使學生產生疲勞,食欲減退,情緒低落,因此教練對運動后的學生加強進食和補水方面的指導,合理的營養可極大地提高運動員的機能狀態,促進機體的代謝過程,相反,則機體機能發生紊亂,不利于運動成績的提高。所以教練員必須懂得有關營養學的知識。
體育高考學生充分體現了主觀能動性。即訓練自覺性。必須讓學生清楚地認識為誰訓練,怎樣練。練了之后干什么,明白之間的互相關系,確定了學生的目標。從教學角度上講,學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教練怎樣教,始終不能代替學生,只有確定了學生練的目的,訓練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在高考體育術科訓練中,必須正確認識訓練的規律性和四個項目特征(100m、立定跳遠、原地推鉛球、800m/1000m),這又是高考訓練教練訓練的一個點。四個項目包括跑、跳、擲,身體全面訓練,合理地安排訓練項目和訓練時間,按照人體機能變化規律,學生認識規律,動作技能形成規律加以系統訓練,提高成績,避免傷害事故。
高考體育術科訓練,是在學校特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發揮他們的運動成績,走技術,加強理性認識的道路是可行的,也就是高考體育術科訓練的切入點,但并不排斥量化訓練,只是在訓練中以身體素質為基礎,以技術為主導,符合高中學生的身心特點,99年高考體育術科考試,參加考試人數8人,全部達到省體育術科考試本科分數線。在此,提出高考訓練的切入點,供大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