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無板助跑起跳、心理暗示、思維預測
 1;、前言
在跳遠比賽中,遠動員因起跳犯規而不能充分發揮訓練水平的現象時有發生。據統計,世界高水平男子跳遠比賽踏跳成功率僅為75%左右。而一般的業余遠動員的情況就更差。如德清縣近三屆縣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中,各組跳遠選手在跳遠比賽中踏板起跳的成功率不足40%,而且,僅從運動員踏板的情況還不能完全判定助跑踏板的準確性如何。因為部分運動員為了踏準板往往在助跑的最后幾步有意地縮、放步長,表面上是踏準了板,但實際上既破壞了助跑節奏,又損失了水平速度,還對起跳動作有消極的影響,對成績的發揮沒有任何意義。
運動員尚且如此,那么,一般的學生僅靠幾堂體育課,又如何解決跳遠的起跳準確性問題呢?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對高一新生四課時的跳遠課進行教學改革。
 2;、研究對象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德清縣高級中學98級5、6班共109名學生(其中女生36人)為實驗組,同時以同年級3、4班共111名學生(其中女生35人)為對照組。
這兩組學生中考體育成績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前進行30m、立定跳遠、跳遠測試,結果也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兩組學生的身體條件大體相同,可以作為同一總體看待。并且由同一任課教師傳授相同課時的急行跳遠課。
 2.2; 研究方法
 2.2.1; 檔案調查法
查閱校檔案室新生入學檔案,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中考體育成績進行統計比較。
 2.2.2; 實驗對比法
即把采用新教學手段的實驗組和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對照組之間的跳遠上板率及跳遠前后成績進行對比。
實驗班主要采用的教學手段:
⑴無跳板助跑起跳練習
在四課時七課次(最后一次課只安排跳遠測評一個教學內容)教學中,前三課次只安排學生在跑道或草坪上進行助跑起跳練習。方法為:在跑道或草坪上按固定步數(男16步、女14步)進行助跑起跳練習,起動方式為站立式,練習時只設起動線不設起跳區,學生跑完規定步數起跳。第一課次,只要求學生以自己最快的平跑速度反復進行固定步數跑;第二課次,要求學生在平跑速度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逐漸穩定步長和起跳區域;第三課次,要求學生確定助跑距離。
⑵心理暗示的運用
第四課次進行上沙坑練習,強調每次試跳前默思助跑過程,并閉目靜思數秒鐘,方開始助跑,并且要求學生在助跑過程中淡化跳板的存在,象在跑道上練習一樣起跳。
⑶建立良好的思維預測
跳遠運動的思維預測包括對運動客體的預測和對自身運動的預測。在這兩方面準確預測的基礎上,通過思維的分析綜合和評定調節,最終達到控制步長和節奏的目的,以成功地完成起跳。所以,筆者在實驗班教學時,有意把第五課次的跳遠安排為第一教材內容,而第六課次的跳遠則安排為第二教材內容,并且兩次課都在同一周,使學生區分充分準備和一般準備、高度興奮和一般興奮下步長的變化,以提高學生調整步長,控制助跑節奏的能力。
 3;、結果與分析
 3.1; 測試結果比較
通過四課時的實踐,筆者對兩組學生的30m、立定跳遠、踏跳上板率、跳遠等四項成績進行測試統計。
3  .1.1; 30m和立定跳遠成績的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30m和立定跳遠成績都有一定的提高,但兩組成績仍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兩種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價值差異不大。
 3.1.2; 踏跳上板率比較
注:測試方法為每人試跳三次,踩線和沒有上板將均為失敗。
表1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上板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組的上板率明顯高出對照組。
 3.1.3; 跳遠成績比較

表2顯示兩組學生課前相差無幾的跳遠成績,通過一個周期的教學,隨著實驗組學生上板率的大幅上升,跳遠成績也跟著上升,成績提高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班。
 3.2; 測試結果分析
首先,技術因素是因影響學生踏板準確性的主要因素。良好地助跑節奏和穩定的步長要靠反復刺激不斷強化,才能使學生的助跑技術從泛化階段進到分化階段,進而進入動作自動化。實驗組的跳遠教學過程,助跑起跳的課時量達到教學總課時量的60%以上,從時間和練習量上強化了助跑起跳技術。
其次,心理因素是學生能否準確上板的又一主要因素。高中生心理發育還沒完全,注意力易分散,使踏板起跳這個優勢興奮中心不能形成,也易過于集中注意力,精神過于興奮,從而使機體對肌肉正確的用力感知受到抑制,破壞助跑踏板技術的動力定型。而無跳板助跑起跳練習,可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淡化跳板帶給學生的心理障礙。反復練習后,助跑的節奏、速度、步長建立了穩固的動力定型,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在時間和空間上漸趨集中和精確。再進行完整跳遠練習時,助跑踏跳的動力定型不易被破壞。踏跳上板率自然提高。
此外,實驗組所進行地在不同條件下的助跑踏跳練習,能有效地克服環境等因素對助跑踏跳的影響,使學生對助跑踏跳能根據環境(包括外部環境和學生自身的內部環境)變化建立良好的思維預測,調整助跑節奏和距離,準確上板起跳。
 4;、結論和建議
無板助跑起跳練習法,有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助跑起跳技術,有效提高踏跳的準確性。鑒于此法所取得的積極效果,建議在中小學跳遠教學中推廣運用,使此法在運用中不斷完善,更圓滿科學地完成跳遠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中學體育教材》 人民出版社
2、《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上海體育學院
3、《中國學校體育》 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
4、《運動生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